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电视推荐阅读

主页 > 电视 > INTRODUCE

融媒体时代军事电视新闻语态优化探析

2020-06-18 12:53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融媒体时代军事电视新闻语态优化探析 作者:■ 徐晓辉 摘 要:新闻语态指的是新闻报道的话语方式,即采用何种立

中国最富20大城市排行榜 显卡排行榜 卡盟刷钻平台排名 美国科幻大片 3d网络游戏 最新公测网游 朱丽倩的照片 日本Av欧美Av

融媒体时代军事电视新闻语态优化探析

作者:■ 徐晓辉

摘 要:新闻语态指的是新闻报道的话语方式,即采用何种立场、语气、态度、情感报道新闻。从本质上说,新闻语态是媒体新闻理念、价值判断和传受关系的综合反映。融媒体传播中,电视新闻应广泛吸收各种媒介传播的优势,着力在优化价值判断、提升话语表达、创新呈现方式上下功夫。

关键词:融媒体传播;电视新闻语态;优化

电视新闻语态是指电视媒体工作者发挥电视媒体自身技术优势,运用电视特有语言符号和表达手段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叙述方式。[1]在融媒体传播背景下,新闻语态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变化,有必要对军事电视新闻语态进行再认识,并在吸收借鉴其他媒体传播优势的基础上,寻找改进军事电视新闻语态的路径和方法。

一、对电视新闻语态的再认识

一般认为,电视新闻语态主要表现为电视解说词的写作文风和主持人的语言表达等。近年来,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迅速发展,不断影响着以适应传统媒体需要为基础的新闻语态。尽管媒体生态和电视新闻的表达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影响军事电视新闻语态的主要因素仍是相同的。

1.新闻价值判断决定新闻语态。新闻价值判断是对所传播新闻信息有用性的衡量,它贯穿于媒体内容把关和生产流程的始终,由新闻媒体的性质和定位决定。一方面,新闻价值判断决定着传播内容,即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如对于股价涨跌,财经类媒体自然会密切关注并持续报道,而其他媒体则可能不予报道;另一方面,新闻价值判断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新闻语态,即对于同一新闻事件采取什么样的报道方式,如同一城市的民生电视新闻和时政电视新闻,报道同一新闻事件的方式必然是不同的。老舍先生曾说:“说什么固然重要,怎么说尤其重要。”人如此,媒体亦如此,说什么和怎么说,实际上都由新闻媒体的价值判断所决定。

2.传受关系反映新闻语态。传受关系是新闻传播的基础,反过来也影响着电视新闻的语态。1993年以前,中国电视新闻普遍采用“新华语态”,其权威、庄严、传道授业般的语态特点,实际上反映的是电视媒体与电视受众之间缺乏互动的单向传受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电视新闻行业开始融入民生新闻、故事新闻、话题新闻,强调突出新闻的趣味性和人情味,反映出受众在传受关系中地位的提高。《东方时空》的创办者之一,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曾就该栏目做过这样一段总结:“《东方时空》成功的深层原因在于,实验了一种新的电视理念,重新检讨我们与观众的关系。”今天,在融媒体传播下,传受之间的界线正变得逐渐模糊,传受双方的角色转换也变得十分容易,媒体如何定位自己的传播对象,是俯视还是平视,是高高在上还是平等交流,都将直接影响电视新闻的语态。

3.新闻编辑习惯制约新闻语态。在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中,电视新闻形成了相对固定的采编流程,也逐步形成了相对固化的新闻编辑习惯。编辑习惯看似难以定义,但往往会体现在解说词写作、画面编辑顺序、主持人播报方式等方面,一旦形成就会逐代传承且难以改变。在网络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节目的管理流程、内容生产、品牌传播、目标对象都发生了系统性转变,对新闻编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融媒体传播环境下,电视新闻不仅要从电视屏幕延伸到以手机为主的移动客户端上,内容生产也要从单一的电视节目转变为融媒体产品,这些编辑习惯的改变,也必然会影响到电视新闻语态。

二、融媒体传播对军事电视新闻语态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某个角度说,传统军事电视新闻所代表的官方语态和精英语态,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正受到多方面挑战。

1.语言更新速度缓慢。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军事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相对单调,且更新缓慢,造就了“复杂电磁环境”“陌生地域”“全面摔打锤炼部队作战能力”等军事电视新闻传播中的高频词语,为广大电视观众所诟病。而在融媒体传播下,网络新媒体不仅在传播速度上占据相当的优势,在语言更新上优势也十分明显。近年来,网络中出现了“十动然拒”“洪荒之力”“打CALL”“了不起的xxx”等大量新语句,这些“网言网语”不仅个性色彩鲜明,其更新速度也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

2.语态更新缺乏推力。在融媒体传播下,网络新媒体的互动、参与优势被放大,许多网络新媒体上的流行词,如“萌萌哒”“蓝瘦香菇”“皮一下”等等,都是先在网络上自发形成,而后成为流行词。这种自下而上的语态更新,凭借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巨大的传播范围,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对传统的新闻媒体而言,其语言语态的更新起源,往往来源于自上而下的官方语言更新。如近年来新闻媒体广泛使用的“点赞”“撸起袖子加油干”“蛮拼的”“我们都是追梦人”等,大都来源于《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

3.语态把握更加困难。从现阶段国内媒体的语态构成看,传统主流媒体代表的官方语态,意味着准确、权威、不容置疑;而网络新媒体平台上流行的草根语态,则具有内容简短、原创性高、交互性强等特点,但同时也意味着存在非正式、碎片化等弱点,同时许多“网言网语”还带有戏谑、调侃、低俗等色彩。对于今天的军事电视新闻而言,一味采取官方语态,容易造成自我封闭,带来观众群体的流失和认可度的下降。而如果大量采用草根语态,则容易过度迎合受众需要,可能导致权威性受损。因此,如何在融媒体传播环境下把握好新闻语态的度,考验的不仅是媒体领导者的把关能力,还有每一位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三、融媒体传播下军事电视新闻语态的优化建议

在融媒体传播背景下,媒体之间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竞争。作为传统媒体,军事电视媒体在语态运用中也必须积极创新,着力在优化价值判断、改进新闻编辑和创新呈现方式上下功夫。

1.优化军事电视新闻的价值判断。毫无疑问,新闻价值判断的标准是不断变化的,特别是在融媒体传播和网络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伴随经典新闻价值要素嬗变的,是不断被新闻从业者纳入考量范畴的新新闻价值,这些新的‘考量’在一定程度上正在转变为一种行业内的新规范和操作标准。”[2]对军事电视新闻而言,只要是有利于传播军队声音、塑造军队良好形象、促进军民关系的新闻,具有包容且吸引人的价值归宿,都应该纳入新闻报道范围。如2015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头条播出了一组特别报道《只为多看你一眼》,报道了军嫂王琼等3位普通人的春节团圆故事。这组报道实际上反映出的是《新闻联播》栏目价值判断标准的变化。这样的新闻价值判断调整,值得以《军事报道》为代表的军事电视新闻学习。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