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训机构频繁收割家长的“智商税”,与家长的教育焦虑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与混乱的校外培训市场有关。因此,既要呼吁家长奉行科学的教育理念,也不能回避监管问
盐城师范学院阳光网 进击的巨人第一季 do you know 神华股票 张清华 www.33hhh.com 英美大炮战 唯一歌词 |
“看似静态的书中文字,也是以波的形式在运动和传播。书中文字的波动传到孩子的大脑后,被训练过的大脑可以接收这种波动,然后将其转变成图片。”刘迪说,总而言之,包装后的速读法试图给家长营造一种建立孩子和宇宙的连接,从而不睁眼、光动手就能全面提升阅读能力的错觉。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是诱因,而最终决定掏钱是由于缺少基本常识,没有辨别能力,科学素养有待提高。 家长普遍望子成龙科学素养有待提高 量子波动速读究竟是不是骗局? 面对质疑,培训机构称量子波动速读的原理很复杂,量子会跟量子产生纠缠,而量子在纠缠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波粒二象性,通过眼睛作用于大脑,最后眼动脑动,读完整本书。 刘迪搜索发现,有一种阅读方法名为波动速读法,在波动速读过程中,读者只需以高速翻动书本(类似于洗扑克牌的速度),甚至不需翻开书本阅读就能理解书中内容,并复述出来。 “学习没有捷径,家长必须意识到,让孩子接受伪科学培训,会对孩子的身心和人格成长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熊丙奇说,在“装神弄鬼”的培训之下,孩子的心智会健康吗?以蒙眼识字为例,培训者教孩子的是作弊偷看识字,这非但没有让孩子拥有超能力,反而让孩子学会弄虚作假。 科幻圈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遇事不决,量子力学。”意思是一遇到解释不清的问题,就习惯用量子力学来蒙混过关。没想到,这样一句玩笑话竟被“有心人”运用到儿童培训班中。 最近,一段量子波动速读的视频流传甚广。视频中,满屋子稚气未脱的小学生正快速翻书,他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完一本书籍并复述大概内容。按照一个普通成年人的阅读经验,在这种速度下,哪怕是看漫画也看不出大概内容。 (家电网 HEA.CN) 记者注意到,有媒体前往多个培训班现场询问时,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要么摇手说自己也不知道,要么某位培训老师磕磕绊绊地解释“是物理学的量子纠缠和光的波粒二象性”时,说着说着自己都笑了。 半个月前,希望提高儿子阅读速度以及记忆能力的刘迪,在微信群中家长的推荐下,获知了量子波动速读。刘迪有点物理常识,他隐约知道,量子是表现某物质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单元,而所谓的量子波动只是物理学上量子的一种状态。 一系列视频在网上扩散后,引起了网友的群嘲。有网友调侃:“以前上课时只是用这个方法扇风降温,现在竟然收钱开班授课了?”“现实版的一目百行啊,比武侠小说还玄幻!”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家长。 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这种所谓的速读培训几乎可以与骗局划等号。既然如此,为何还有那么多家长心甘情愿掏腰包? 储朝晖也对记者称,强化监管培训机构是在末端上解决问题,并非根治,“校外培训市场混乱的根本原因是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家长希望孩子能够进入更好的学校,而进入好学校的依据是考试分数”。 “家长要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加强与孩子沟通交流,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理性帮助孩子确定成长目标,克服盲目攀比,防止增加过重的课外负担。”熊丙奇说,但问题在于学校和社区都没有开展家庭教育的长效机制,很多学校对家长的教育也集中在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在强调考试分数排名的刺激下,家长变得更焦虑与功利。 校外培训暗藏猫腻过程监管不容忽视 一秒钟阅读三百字个中缘由备受质疑 “也就是说,一秒钟就能看300多个字。别说是字了,连字的影子都看不清,确定不是在逗我?”刘迪说。带着这样的疑问,他在网上浏览了多个相关视频,企图参透这个已经在教育培训行业拥有几年传说的量子波动速读背后的原理。 近日,某教育机构组织6-10岁儿童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大赛及日常学习的视频在网络热传。 “这些培训机构做这些事(行骗)的时候也不会先向行政部门报备,只有发生后在媒体曝光了,才会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及时清除问题,揭穿骗局,减少行骗可能性,才不会有更多人上当受骗。”储朝晖说,监管部门不是万能的,尤其像这种很容易就能识破的行骗,没有必要政府大动干戈,自然而然就会被市场淘汰。 然而,举办这个比赛的培训机构打出了量子波动速读的噱头,号称学生用此法可在5分钟内看完一本10万字的书籍,并能把内容完整复述,闭着眼也能和书发生感应。 纵观众多量子波动速读班的报道,几十课时的课程费用普遍数万元。北京心智通分公司每课时以400元算,参加一期课程需要花费3万元左右。据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成都一量子波动速读培训班负责人透露,“整个成都量子波动速读法价格在3万元至6万元之间,贵一点可达到10来万元”。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