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电视推荐阅读

主页 > 电视 > INTRODUCE

师生关系如何保温

2019-05-14 12:14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师生关系如何保温 李言荣 熊思东 钱锋 王训练 王立峰 王学斌 两会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勾勒出一幅崭新蓝

李夏怡 零五网答案 魔兽世界服务器人口普查 祝福语大全 国联水产 shopping mall

问题一 与您求学或工作初期相比,如今的高等教育整体环境无疑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各种高技术的涌入,使教育变得更加便捷与“网络化”。您认为这种教育整体环境的改变,是否对当前的师生关系也带来了一些影响?

师生关系如何保温

实际上,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老师、学生在知识储备上并不比西方国家少,但有一个非常大的差距,就是欧美国家的高校老师会发自内心地关心学生,经常主动询问学生有没有困难、需不需要帮助、听懂没有。他们不只是口头上说“May I help you”,只要学生有问题找到他们,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提供帮助。

王学斌:我觉得,一份有温度的师生关系是纯粹的、相互欣赏和为对方着想的关系。教师不是“老板”,学生不是“打工仔”“打工妹”,两者不是雇佣关系。其实,我理解的教师角色应该与父母、兄长的角色类似,既能在生活上帮助学生,又能起到思想引领和知识引导作用。同时,教师应保持适度的威严,明确师生间的距离,不能越界;而且,学生对老师应保持尊敬的态度,虚心向老师请教。

作为我国首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定位于全局性、战略性、指导性。然而,这并未影响它对特定领域乃至于个体的关注。比如在一流人才培养这一具体领域,该战略就做出了详细规划。

李言荣:人的一生当中会遇到很多不同的老师,如果在你启蒙的时候就遇到一位好老师,那会是一辈子的幸运,因为他会帮助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进而影响你的一生。

师生关系如何保温

熊思东: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

 

王训练

所以我觉得,与我40年前上大学时相比,如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确实不如以前那么紧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要少很多。当时,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少,老师的工作也很专注,分心的事少。另一方面,也没有新校,老师就住在学校,大家上完课就围着老师提问,久久不愿离开,互动既自然又亲密。

钱锋:当前,我国高校中师生关系的主流其实就是一种健康、有温度的师生关系。

熊思东: 以研究生为例。过去的师生关系中,有一句经典名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徒制的师生关系,有从属的特点,这并不可取。如果这句话还有可取之处,那就是为师的责任,要像父母般承担起对孩子教育、成长的责任。

熊思东

钱锋

师生关系如何保温

钱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师生关系如何保温

问题二 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有所不同的,但无论是传统文化中的“师徒如父子”,还是如今倡导的“师生平等”,其核心都是倡导在教师和学生中间,建立一种符合彼此定位的健康关系,您觉得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师生之间健康、有温度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师生关系如何保温  

王学斌:全国人大代表、临沂大学教授

王训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

王立峰:全国人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然而,任何规划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每个个体的努力。在一流人才培养的问题上,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推进必不可少。这就要求师生之间必须保持良好且有温度的关系。那么,在校园中,我们的师生关系“温度”如何呢?在新思想、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这份关系是否还一如从前?

师生关系如何保温

两会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勾勒出一幅崭新蓝图。

对此,每天身处校园的高教界代表委员有话要说。


王学斌:我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大学,那时的师生之间关系比较和谐、温馨。老师愿意接近学生,学生愿意向老师请教。本科期间,老师与学生之间似乎没有隔代感。我的研究生导师李东风与研究生之间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即便是毕业二三十年后的今天,再回到母校,我依然对老师们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当然,这可能与当时学生少,师生接触多,以及学生群体素质相对较高有关。


李言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

采访对象

师生关系如何保温

王立峰

师生关系还有一种理解—— 一条战壕的战友。即学术共同体的共同组成部分,大家共同维护学术共同体。师生关系有阶段性引领,在某个领域教师暂时超过学生;也有共同成长,如共同攻克难题,教师伴随着学生成长而成长。明确了这两点,就为处理新时代师生关系奠定了基本准绳,而不是动辄老死不相往来,或“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般要求学生从属于教师。

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发现师生关系比原来疏远了。也许是因为如今处在网络信息时代,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再依靠面对面的沟通,导致师生之间交流变少。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一些师生关系受商业社会的影响,导致其关系不再单纯,而可能掺杂功利性、目的性与利己性。


说实话,现在我们很多老师都是给学生上完课后就走人,尤其是有新校的高校,老师要匆匆忙忙地在不同校之间奔波,跟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少。而且,现在往往是上基础课的新生在新校,而此时的学生是最需要关爱、指导的,也是问问题最多的,但老师与他们交流得太少了,辅导员也不一定都住到学生宿舍里。

王学斌



李言荣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