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浙江在线铜陵7月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郑胜颖)在安徽省的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有一座城市以“铜陵”二字命名,似乎是在以一种最为简单直接地方式向世人传达“铜”在个城市的重要地位。7月5日上午,长三角新媒体联合报道组来到了“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的安
皇族天赐照片 夏目ナナ 仁科百华内涵图 可爱小动图 美女pk精子4 冲天魔情炮 小铁的计划 池内莉奈 32F056C雷沃发动机 李岗熙 范明文 |
铜陵精达特种电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 “不过,短板即是弱项,也是潜力所在、希望所在。”为此。铜陵将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机遇,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级铜产业研发基地和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跃升。以区域协作为路径,全面加强与苏沪浙产业合作,发展具有全国竞争优势的现代制造业。以培育新产业、拓展新模式和发展新业态为着力点,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个铜工业基地,第一炉铜水,第一只铜业股票……铜陵作为“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曾创下许多个第一。 2017年,铜陵升级铜基新材料基地实现产值增长25.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9.2%。 自建市铜陵的经济社会活动便与长三角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近年来,铜陵市政府在推进“东向发展战略”上做下足了功夫,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发展也更为紧密。 程双林表示,在下一步,铜陵将加快铜基新材料产业规模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探索利用铜基新材料延伸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二次转型。推动形成“基地+工程+专项”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新局面。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开采铜矿,全国各地的产业工人从五湖四海汇聚到铜陵。各种思想文化的共处,形成了铜陵开放、包容的文化底蕴。铜陵是全国解放思想的先行者,多项改革的试验示范市,有着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融旧铸新,早已成为铜陵的城市基因。 独一无二的铜材精深加工产业基地 随着2009年铜陵被认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传统产业发展难以为继。铜陵市先后召开全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大会、全市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示范建设工作大会,统一转型思路,谋划转型出路。而以铜维生的技术工人们则不断的破釜沉舟,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向高精尖领域进军。 目前,铜陵已基本建成了铜板带、铜基电子材料、电线电缆、铜及铜合金棒线型粉、铜文化产品、铜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等6大铜基新材料产业链。被世界铜加工协会专家誉为"我国铜材加工领域品种最全、产业链最完整、配套体系完善、最具竞争力、独一无二的铜材精深加工产业基地”。 合作苏沪浙: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我们的铜带最宽达1250mm,最小厚度0.05mm,这样的规格全国只有我们一家可以做到,全世界范围内也不超过三家”,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主管易志辉向采访团的记者们介绍。作为铜陵有色铜加工的骨干企业,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是世界最宽与最小厚度铜板带产品制造商之一。 “这里30%的产品销往长三角,和很多长三角企业都是20多年的合作关系。”精达股份总经理陈彬向记者介绍。目前,精达的产品被广泛应用在家电、汽车、船舶以及航空航天、电子通讯等的高端领域。依靠技术创新,精达公司已牢牢占据了新能源汽车用特种导线市场的第一阵营,成为铜陵制造走出家门、争胜高端市场的代表性企业。
世界最宽最薄的铜带产自铜陵 程双林坦言,就目前而言,铜陵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短板。最为突出就是人口人才支撑不足,产业结构偏重,第三产业在产业格局中仅占32.5%。 铜陵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程双林与采访团合影 浙江在线铜陵7月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郑胜颖)在安徽省的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有一座城市以“铜陵”二字命名,似乎是在以一种最为简单直接地方式向世人传达“铜”在个城市的重要地位。7月5日上午,长三角新媒体联合报道组来到了“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的安徽省铜陵市,一起感受长三角一体化给“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带来的新机遇。 铜陵顶科镀锡铜线生产的0.05mm铜丝,将被用于智能机器人手臂中
虽代表着国内行业第一的铜带生产水平,但易志辉似乎并不满足于此:“如今,无论是铜线,还是铜箔,我们国家在铜产业领域很多都领先世界,但唯独铜板制造,日本、德国仍走在我们前面。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5年,为解决新能源汽车用绞合导线易氧化、极端工况性能不稳定难题,华晨宝马公司多方寻求技术支持,但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解决。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在知悉了这一消息后迎难而上,成立联合研发团队,经过反复试验,攻克氧含量控制、成分偏析控制等技术瓶颈,成功解决了铜杆材高纯高导技术难题。扭转了新能源汽车高端绞合导线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