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家电新闻推荐阅读

主页 > 家电新闻 > INTRODUCE

中小卖家电商节恐惧症:你们剁手,我们割肉(2)

2017-10-30 08:41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他清楚地记得,在购物狂欢节的当天,投入的推广确实奏效了,有大量的流量涌进店铺,但咨询的买家却没有像预期那样“爆发”,甚至为了活动而“增员”的兼职客服,咨询量也不太饱满。一天下来,店铺女装的销量仅有区

sqte-021 空间之召唤 酷剑网 酷乐窝 跨世纪的新一代简谱 快感方程式快播 快乐大联盟杀人犯 新知网vip265 快马堂 狂澜迷情 狂妄庶女 拉彼德拉

他清楚地记得,在购物狂欢节的当天,投入的推广确实奏效了,有大量的流量涌进店铺,但咨询的买家却没有像预期那样“爆发”,甚至为了活动而“增员”的兼职客服,咨询量也不太饱满。一天下来,店铺女装的销量仅有区区九百来件。

这让Jason很是失望。“虽然比往年的销量高,但那一年的投入也多了好几倍。”他指望后续几天的余热升温,“虽然我知道活动当天是关键,但投入了这么多,接下来几天尽量做就是了。”

在整个购物节结束之后,Jason和团队一共只销售了一千六百多件女装,销售额36.7万元,刨除掉投入的推广、物流、兼职支出,以及员工的加班费、服装成本后,净利润仅剩14368元。

“14368,我至今都记住这个数字,而且工厂生产的四千件服装全部积压了,在亲戚那完全没法交代。”他说,除此以外,在狂欢节之后,还陆续有一些买家退货,剩下的这点利润也贴进去了,基本上就是白忙了一场。

Jason一位在平台做箱包店铺的朋友杨柳(化名)也表示,2014年之前只要稍微做点推广,加上本身箱包质量尚可,在购物节就能爆棚。但从2014年开始,平台的许多流量就开始往更大的卖家倾斜,关键词推广的费用也变得越来越高,获客成本令人咋舌。

卖家付费推广是电商平台最主要的收益之一,所以许多电商平台都会在推广上“逐利”一番。而且随着电商平台的壮大,买家的增长变缓,卖家总量仍在增加。

部分平台为了提升收益,对流量规则和推广规则也不断做出一系列调整,使得平台上的流量越来越向头部倾斜,卖家的“三六九等”也区分得更加清晰。类似Jason这样的中小卖家才会产生“流量越来越贵”的感觉。

“流量”是命脉,有委屈也敢怒不敢言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17年,某知名电商平台上企业卖家数量在3万家左右,而个人卖家的数量高达940万之多,类目内的竞争十分激烈。在这940万卖家当中,主营服装的就占了1/3,相比于其他类目,服装类目的竞争可谓激烈万分。

“因为门槛低,产业带多,所以平台上做服装的也越来越多。”Jason告诉懂懂笔记,虽然现在有很多人都知道平台造节,最大的受益者是平台本身、快递公司以及大卖家,甚至有些大卖家一年里就等着这几个购物狂欢节大量“出货”,但对于小卖家“生意”助益并不大。不过,还是有许多新的卖家不停地往电商平台里冲。

久而久之,同质化现象严重,小商家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演变成为“价格战”。

“服装有一定的周期性,尤其是女装,然而许多服装看起来大致相似,但更多的设计感体现在了细节上,一个季度能够设计投入生产的款式十分有限。”Jason表示,有许多卖家单纯通过图片,看到两件衣服大致相似,就会选择购买便宜的那一件,也有卖家“小改动”了自家的产品之后,便宜卖,“这样下去哪个卖家还愿意卖贵货,设计上能抄就抄,少了设计版费就能在成本上节省一大笔,造型稍微小范围调整下(确保)不侵权就行了。”

在电商激烈的竞争中,Jason无疑还是处于劣势的中小卖家,所以他不得不通过减少产品成本,在这场价格战中尽可能求得生存。他对于工厂的要求,就是“抄”。

将设计成本降低之后,Jason的店铺和产品在电商“价格战”中有了一定低价优势,但他依旧谈“节”色变。

“因为电商平台造节,需要你的产品价格一低再低,甚至赔钱都要赚吆喝。”虽然成本降低了,但日常销售的过程中价格也降低了,如果参加电商购物狂欢节,那么在本来就很低的价格上还要进一步“打折”让利,甚至成为“赔钱买卖”。

对于部分卖家为了让产品不至于“赔钱”,从而先抬价后让利的行为,他表示不可取,“之前有许多商家因为先涨价后打折,然后受到了买家的投诉,结果处罚得不偿失,还把口碑做坏了。”

无奈之下,Jason只能在服装的成本上再“做手脚”。在原本省去设计支出的基础上,再将衣服的面料进行“偷轻”,以此让成本更低。

“没办法,要生存的,从2015年的购物狂欢节开始,就这么(降低质量)做了,不然就是赔钱赚吆喝,有时候是赔钱帮大卖家赚吆喝。”Jason说,投了推广之后有部分流量进店,但他们只是来看看款式,之后就到大品牌卖家那里看看有没有类似的,如果有且价钱相当,那么买家也只会选择大品牌店铺的产品。“我这里就成了买家与大卖家之间沟通的‘桥梁’。”他苦笑地说。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有一些资深买家也在网上吐槽,在电商造节的过程中,不仅一些小品牌小卖家,部分大卖家也会采取降低产品质量从而在低价促销中获得薄利。

“(某购物节)购买的洗发水,和平时买的或者线下超市买的相比,使用时泡泡明显少了许多,而且不容易洗干净。”这是网友吐槽中最多的问题,更有一些品牌纸巾,平时购买的和电商造节时买的,连外包装的档次都差了一截,纸巾的质量就更是相差千里。

很明显,在电商造节的大环境下,部分商家“低价”凑热闹,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让利”的还是消费者本身,以牺牲产品质量来换取商家少量的利润空间。

如果说,电商造节让商家们如此“压力山大”,那么商家们为什么还选择要参加造节活动呢?Jason告诉懂懂笔记,这一切都是身不由己。

“如果参加活动只是赚的钱少了些而已,但不参加在购物节的前半个月和后半个月是根本没流量的,那才是真正的‘惨淡’,毕竟平台对于流量有绝对的控制权。”Jason说,许多卖家都迫于流量,敢怒而不敢言,只能乖乖交钱做推广。遇上一些电商平台“造节”大战,还会要求卖家“二选一”,如果不做选择的话,甚至还会被威胁降权和“灰度搜索”。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