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鲁北晚报-滨州传媒网讯 宣新波是一位家电维修工,43岁的他不算年长,但绝对算得上一位老师傅。 幼年时生过的一场病,让宣新波再也离不开那只单拐。因为身体的原
无心法师第二季 焕真颜 焕真颜青春定格原液 黄健翔彩吧 黄金渔场20120912 黄金渔场20121107 黄鸟影jul 黄泉迷情 黄吴昊 煌凯坤 回梦仙缘之夙影幻灭 |
【编者按】 一直以来,我们积极寻求一切与读者面对面的机会,珍惜每一次与市民的“亲密接触”。用文字记录故事,用版面诉说平凡,我们也用心呈现每一次的感动。这次系列采访,把我们这些常年手握“笔杆子”的采编人员,与各行各业工作者“拴”在一块一整天,甚至数天。这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次向劳动者的致敬,也是一次自我审视的实践教育。我们在一起,感受汗水的温度;我们在一起,领略劳动的魅力;我们在一起,体会理想的坚守。 鲁北晚报-滨州传媒网讯 宣新波是一位家电维修工,43岁的他不算年长,但绝对算得上一位老师傅。 幼年时生过的一场病,让宣新波再也离不开那只单拐。因为身体的原因,他初中毕业进厂上班一段时间后选择辞职,跟随一位老师傅认真学习两年家电维修技术,之后自立门户开起了属于自己的维修店。这一干,就是20多年。 身体有残疾,做的又是小本生意,但是为了生计,宣新波不得不每天卖力工作。尽管如此,照顾家庭、经营店铺,他一样都没落下。 每天早晨7点半,这家位于市区黄河十一路渤海七八路之间的家电维修店总会按时开门营业。此时,宣新波已经把孩子送到了学校,准备迎接一天的工作。 店铺不大,上下两层,到处堆满了电视机、电磁炉等大小件电器以及各类电器零部件。除此之外,一张工作台,一把椅子,一张沙发,一台茶几,把宣新波的维修店点缀得满满当当。 刚开店的两个小时内,大部分市民都还在早饭前后,因此很少有顾客上门。宣新波沏上一壶茶,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电器检测仪、螺丝刀,是陪伴宣新波多年的“老伙计”,每天陪伴他迎接一个又一个工作对象。 家电维修虽说算不上力气活,可是必须眼、手、脑并用,而且遇到大件电器,宣新波还得站起来工作。拐杖用不上,他只能用一条腿支撑住身体,完成手里的活计。外人看起来很别扭也很辛苦,但宣新波说他早就习惯了。 来过宣新波店里的顾客都知道,但凡是家用电器,没有什么是他修不了的。一般情况下,小件电器几分钟就能修复,大件电器或者问题严重一些的,一两天内即可到店取货。价格实惠、质量可靠,这也让宣新波有了一大批忠实“粉丝”。 家住附近的张先生是宣新波店里的老顾客。这一天他家里的电饭锅出了问题,他抱上锅来到店里。三下五除二,宣新波很快就找到了故障原因,几分钟就把问题排除了。家里的大难题在这里迎刃而解,张先生心服口服。 张先生说,别的维修工不管电器出了啥问题,动不动就要更换零件,为的是多挣一部分钱,可宣新波不一样,他技术好、收费低,这是“真正的维修”。宣新波说,自己开店这么多年,到店的大部分都是老顾客,如果耍小聪明欺骗他们,那样不仅会坏了自己的名声,更会让自己昧良心。那样的钱,他情愿不挣。 宣新波说,如今不比他刚入行那些年,那时候的家用电器也就是电视机、电风扇之类,后来电磁炉、豆浆机、微波炉等大小家电陆续走进寻常百姓家,这也给宣新波的职业生涯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在宣新波工作台一旁,整齐摆放着几本《家电上门速修速查手册》。“家电维修不好干,因为电器更新太快,不学习那可不赶趟。要是不学习,估计我都吃不上这碗饭了。”宣新波说,现在网络很发达,他基本上已经不再买书,而是直接在网上学习一些维修知识,或者与同行交流一些维修技术。 “我经常在想,家电维修这个行业到底会不会‘灭绝’呢?”宣新波分析说,家电更新速度快,市场竞争激烈,导致销售价格降低,很多人家的家电出现问题直接淘汰换新,根本不考虑找维修店。 “不少同行选择了转行,可我觉得街坊们既然还用得着我,我还不能撒手不干。”宣新波说。 记者手记 家电维修行业早前风风火火,现如今生意大不如前。受行业形势、经济收入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同行纷纷选择转行,但宣新波一直坚守在这个行业。 他说,自己苦点累点无所谓,钱挣得少点也没啥,但是干这个行当心里格外踏实。 踏实之于宣新波,或许只是对于本职工作的热爱,是一份耐得住寂寞的坚持,而对于他的客户们来说,这是一份信任。 这,就够了。(鲁北晚报全媒体记者温庆磊)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