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家电常识推荐阅读

主页 > 家电常识 > INTRODUCE

重庆引发家庭教育指导大纲 帮你科学养孩子支招

2017-09-01 12:02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重庆引发家庭教育指导大纲 帮你科学养孩子支招 来源:重庆晚报2017-08-29 10:15 分享到: 3-6岁、12-15岁孩子怎么管 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帮你科学养孩子支招 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多家长却束手无策。 日前,我市印发了《重庆市家庭教育

隆化张婉婉照片 www.uc2008.com 娄艺潇水冰月 路梦惠 鹿龟宝 绿色征途无胆匪类 洛碧琪 洛克王国费米龙 久久网

  (2)焦虑情绪倾向明显,社会适应不良

  (1)青春期叛逆,亲子关系紧张

  3-6岁、12-15岁孩子怎么管

  15~18岁

  尊重儿童独处的情感需要,给予儿童足够的宽容和个人空间,提供合理的宣泄途径。建立平等对话的亲子关系,关心儿童的学习生活与成长烦恼,采用有重点、讲技巧的多元化沟通方式,培育共同话题,减少代沟,与儿童共同成长。

  6~12岁的儿童身高、体重平稳增长,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均衡,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情绪情感外显。这一阶段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加强品德教育,开始青春期教育,普及法律常识。

  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多家长却束手无策。

  12~15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期、社会发展的过渡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在形成。此阶段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儿童青春期的困扰,引导儿童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了解必要的道德规范与法律常识,培养守法意识和公民意识。

  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日前,我市印发了《重庆市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指出孩子在不同年龄段需要注意的问题,并给出解决策略,为家长支招。

  例如,不少家长总是强加意愿给孩子,一定要他们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事。比如,一到周末父母就爱抱怨孩子回家不看书,就片面认为孩子学习上松懈了,但实际上他们在学校是有进步的,这一点父母就完全忽视了。

  父母应认识到养育孩子是自身的责任,学习掌握科学的教养理念和方法,与祖辈多沟通协商,与儿童多互动。

  (1)不重视亲子游戏,幼儿过早过多接触电子产品

  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家长根据个体差异主动调试

分享到:

  (2)强调特长培养,忽视全面启蒙

  (2)过度干预或娇纵,错误对待“第一反抗期”

  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家长要树立责任意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多陪伴儿童,关注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状况,用巧妙引导代替训斥打骂。主动和老师沟通协商,促进家校共育。

  青春期请家长多关爱孩子一点

  0~3岁为婴幼儿期,是儿童身心迅速发育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和探究意识的萌发期。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科学喂养,发展基本动作,保护好奇心,培养初步的语言与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做好进入幼儿园准备。

  高中阶段儿童自控力不强,部分儿童易受到网络游戏、网络暴力等不良网络文化影响,盲目模仿抽烟、酗酒、盗窃、打架斗殴、吸毒等不良行为。

  (1)负面网络文化影响,不良社会群体干扰

  家长要多陪伴幼儿,开展适宜的家庭娱乐活动或亲子阅读活动。合理利用资源,创造幼儿与同伴交往和游戏的机会,寓教于乐。家长要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正确引导幼儿使用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严格控制时间和选择内容。

  12~15岁

  (3)过度开发智力,忽视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2)呈现厌学情绪,容易沉迷网络

  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家长要采用理性方式与儿童沟通,倾听儿童心声,建立合理期望;与老师探究厌学原因,寻求专业帮助,缓解儿童厌学情绪,帮助儿童建立学习自信。家校配合,普及网络安全法律常识,与儿童共同协商网络使用规则,引导儿童明确上网用途,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加强网络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家长要让儿童感受到家庭温暖,避免儿童通过网络获得畸形情感补偿;丰富儿童课余爱好,获得成功乐趣。

  (1)家长忽视教育责任,缺乏家校合作意识

  (2)家长过度关注学业成绩,拔苗助长

  3~6岁

   来源: 重庆晚报  2017-08-29 10:15

  家长要采取合理的方式缓解亲子关系,帮助儿童平稳度过青春期。要认识到青春期叛逆是儿童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正常现象,理性控制情绪和自我反省,避免激化亲子矛盾。

  儿童对待学业态度消极,出现迟到、逃课等现象;沉迷网络游戏,易受到网络暴力等负面文化的影响。

  少数家长基本不关注儿童的学习、交友、心理状态等情况,不主动联系老师,很少参加学校活动。

  3~6岁的儿童处于身心发展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保育和教育并重的理念,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培养稳定的情绪情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激发幼儿求知欲,做好幼小教育衔接准备。

  大家谈

  家长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保障儿童的玩耍时间和活动量,督促儿童参加体育锻炼;注重培养儿童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劳逸结合,给予儿童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巴蜀小学语文老师、全国十佳小学班主任田冰冰表示,非常赞同这样的指导纲要发布,带动家庭教育水平的共同发展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家庭教育的齐头并进才有可能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

  部分0~3岁婴幼儿主要由祖辈照看,父母缺位尤其父亲缺位严重。隔代教养存在育儿观念不一致、溺爱或打骂行为,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与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

  家长应关注婴幼儿的心理需求,正确认识玩耍与游戏是婴幼儿学习和建立自我认知的主要方式,鼓励及陪伴孩子观察、阅读、游戏,通过丰富的感官刺激促进智力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家庭教育的特点也存在千差万别,家长、社会在根据纲要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有因个体差异自主调试的过程。”田冰冰表示,期待这样的纲要能通过不同的渠道传播到每一个家庭,让它能够起到影响家庭教育带动家庭教育的实际作用,也期待着更多社会人士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更新和完善的版本,在实践和讨论修改中丰富和完善这一纲要。

  有的家长担心儿童输在起跑线上,过度关注儿童学业成绩和特长培养,高强度、高难度学习占用儿童玩耍和休息时间,影响儿童健康成长。

  15~18岁儿童的身心和社会性发展趋于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其核心是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认知结构逐渐完整,情绪情感以内隐、自制为主。这个阶段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儿童适应高中生活,正确应对学业压力;指导儿童合理规划人生,养成责任担当意识和独立自主能力;引导儿童与异性友好交往;发展初步理财能力;强化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家长要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加强亲子交流,关注儿童的情感需要和社会性发展,注重能力的协调发展。家长、教师、儿童共同协商学业规划,诊断学习问题并及时干预,引导儿童形成个性化的学习风格。家长通过寻求专业指导,掌握辨识、干预儿童异常情绪和行为的有效策略,缓解儿童的焦虑情绪,提高儿童的自我认知能力,引导儿童主动适应社会。

  婴幼儿2岁左右进入“第一反抗期”,说“不”是其成长的重要标志。家长要理解与征询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和物权意识,不轻易干涉或强迫分享;面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采取温和而坚定的拒绝或冷处理。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部分家长将知识储备等同智力发展,过分注重单纯记忆和操作式学习,忽视婴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邱小红也鼓励家长不妨周末宠一下孩子,主动让孩子玩一下,在约定的时间看电视、玩游戏都可以,让孩子有一个适当放松的环境。“青春期,家长不妨对孩子多一些尊重,多以商量的语气进行交流。”

  个别家长让幼儿参加各种特长训练,忽视了幼儿运动、认知、社会性、艺术审美等方面协调发展。

  进入青春期,儿童可能出现过度关注自我和排斥他人意见,对父母不信任等叛逆行为。

  邱小红是育才中学高2019级一名班主任,同时也是一名家长,女儿今年上初一。在工作教学和日常家庭教育的经验中,她也积累了一些教育心得。

编辑: pd06

  高中阶段儿童因学业压力过大,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浮躁、悲伤、无助等负面情绪倾向,严重影响正常学习和社会生活。

  (1)祖辈代养,角色缺位

  个别家长把电子产品作为幼儿的玩具,滥用电子媒体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严重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之间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沟通,在工作中,常常有家长打电话咨询我,为什么孩子一回家就和他们吵,在学校和老师却能像朋友一样相处。”邱小红说,孩子们给出的答案:“家长是不讲理的,但老师讲道理。”

重庆引发家庭教育指导大纲 帮你科学养孩子支招

  6~12岁

  0~3岁

  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幼儿4岁后出现某种能力发展倾向,家长要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依据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理性选择兴趣班。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