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电视推荐阅读

主页 > 电视 > INTRODUCE

业界动态:索尼领跑OLED电视阵营 痛撕QLED虚伪面纱

2017-07-06 12:00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时至今日,彩电业已进入以技术为核心的高阶竞争时代,低价走量的市场策略已成明日黄花,不同技术路线的选择也正在制衡着各品牌的未来发展路径。在未来显示技术这一问题上,OLED与QLED常被拿来比较。在各厂商裹挟着营销的糖衣下,不少消费者也成功被混淆视听

uc2008.com 中学 休掉绝情酷王爷 70qq.cn 资讯 huangye51.com 发 51网 天猫隐藏优惠券koumen.net

时至今日,彩电业已进入以技术为核心的高阶竞争时代,低价走量的市场策略已成明日黄花,不同技术路线的选择也正在制衡着各品牌的未来发展路径。在未来显示技术这一问题上,OLED与QLED常被拿来比较。在各厂商裹挟着营销的糖衣下,不少消费者也成功被混淆视听,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上无所适从,甚至在厂家诱导下做出错误选择。

那究竟OLED与QLED孰优孰劣?谁才更有资格代表未来显示技术呢?

二者本是同根生?No,No!

“科普”是剥除各种糖衣诱导、直抵事实真相的最佳途径,先来给大家快速科普下OLED与QLED:

OLED与QLED虽仅一“点”之差,但技术实现路径却大相径庭:

OLED即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意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其最大特征在于不同于液晶那样需要背光源,是一种本质上有别于此前主流LCD液晶的全新技术。

QLED则是quantum dot LED TV,意为量子点电视,但实际上现阶段的量子点,本质上仍为液晶电视,创新价值不大,仅仅是作为一种背光材料而存在,可视为在LCD和LED背光层之间夹上了一层量子点膜的“三明治”。而真正的量子点技术尚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二者相差悬殊。前者只是三星伪造的一个概念罢了。国外数码科技媒体Display Daily针对三星“张冠李戴”地将“QLED“套用在自己的产品,还举了个特别有趣的例子,“三星营销团队故意将 ‘苹果’叫为‘橘子’,使消费者误以为‘苹果’就是‘橘子’”。权威媒体CNET.com也在报道中称,三星推出的QLED TV其实更接近LCD电视,真正的Emissive QLED至少还需要数年才能被应用到电视产品上。

自发光与否是二者最显著的区别,也是决定二者优劣的最底层基因。OLED由有机材料构成,通电即可发光,是一种自发光显示技术;而QLED是透射性的,发光还是需要依赖背光源,可将QLED中的量子点理解为覆盖于LED背光源上的滤镜,LED发出的光线穿过这层滤镜,量子点才会呈现为发光状态。

注意!二者的普适性也有天壤之别。OLED是类名,是技术泛称,发改委与工信部2016联合发文《关于实施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中,明确将OLED列为重点发展的新一代显示技术。而QLED只是三星自家的一个营销嘘头,是三星为自家量子点LED背光液晶电视生造出来的,与当年夏普的Quattron如出一辙。

N个不服?N轮碾压!

经过上面的快速科普之后,再来对比OLED与QLED二者在画质表现方面的优劣,就简单多了。黑场、可视角度、响应时间、能耗等皆是显示技术性能的重要体现,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来看下二者的比拼。

Round1:黑场

首先看对电视画质至关重要的黑场表现。黑色显示能力是影响画质水平的重要因素,更深邃的黑色可以带来更高的对比度以及更广的色彩范围,从而带来更真实细腻的光影效果。

因为OLED是自发光,每个OLED对应一个像素大小,OLED屏幕由数百万可单独开、关的OLED构成,OLED像素关闭时,是完全不发光的,可呈现彻底的黑色;而QLED属于非自发光,需依靠背光源,因此 “漏光”问题不可避免,背光会从理应呈现黑色的区域漏出,这一问题在星空场景或者宽荧幕电影的黑边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会呈现出轻度雾霾效应,或使明亮物体边缘模糊。

Round 2:可视角度

不出现亮度衰减的最大视角亦即可视角度,是电视观赏舒适性的重要保证。随着观看视角的偏移,QLED在颜色及对比度上的质量便会逐步下降;相较之下,OLED的最大可视角度可以达到170度,足足甩开QLED几条街。

Round 3: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是指每个二极管从“开启”状态转换为“关闭”状态所需的时间。更快的响应时间能够减少运动模糊和人工制作痕迹,提供更高的观赏质量。

OLED的每个像素都是一个小二极管,响应时间基本上就是二极管开关时间,可达微秒量级;就目前市面上电视的情况来看,QLED电视中的二极管不仅反应更慢,且非独立工作,使得整体开、关转换进一步延迟,响应时间多在毫秒量级,是OLED的上千倍,在显示高速运动的画面时,自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令人崩溃的“拖尾”现象。

Round 4:厂商阵营

2017年,受益于技术瓶颈的突破,以及凌驾于现行其他显示技术的优势,OLED迎来了快速增长期,厂商阵营不断发展壮大,连曾推出过全球首台OLED电视的索尼也高调回归,更是给这一阵营注入了强劲活力。毕竟像索尼这样的国际品牌,对产品及技术路线的选择是非常谨严的,产业链的全线渗透与成熟的技术是最基本的前提。

反观QLED,目前实际上仅三星一力维系,又勉强拉来海信、TCL两家厂商助阵,抛开声势浩大的“概念营销”,鲜有作为的背后其实都有情非得已的苦衷,并非真心看好QLED。海信是苦于无法拿到OLED面板资源,不得已转投QLED阵营;而TCL则是为了保住其作为利润奶牛的液晶产业,不希望液晶时代过早结束。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三星一力苦撑QLED阵营的现状,堪比当年夏普在Quattron技术上的一意孤行。2010年,夏普推出Quattron四色显示技术后,被市场普遍认为是4K时代来临之前的过渡性技术,市场接纳度不高。但夏普却仍一意孤行,大量投产,冀望于依靠“革命性升级”的营销噱头打开市场,最终营销泡沫破裂,Quattron面板大量库存积压,导致夏普雪上加霜,加速陨落。

三星在QLED上的豪赌,与当年的夏普何其相似乃尔!

说做不一?是个什么梗!

自发光特性决定了OLED电视可以做得更薄、更具可塑性,可实现屏幕发声、柔性弯曲等等。而QLED在结构上的先天缺陷决定了实现这些几无可能,至少目前还做不到,而且未来数年也存在太多变数与未知。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阅读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