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议双11,显然是有原因的。特别是听到有些人还在为当天熬夜抢单如今却在抱怨,也看到有些人为收到淘品与想
重生之悠然幸福 重生之娱乐宝鉴 宗师宝典 综韩剧之高调路人甲 总裁的绝色宠妻 总裁的赔身小情人无弹窗 总裁爹地太冷酷 最强道长 嘀嗒小说 嘀嗒小说网 逍遥岛主 妃常不爽之本宫只要孩子 纨绔妖妃 枭宠女主播 朕的腹黑皇后 |
双11作为互联网电商打造的一场以线上为平台的购物节,能有效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创有别于传统买卖商品的一个节日,其功绩是毋容置疑的。否则包括国家最高行政领导都开始挂念着。但问题在于,这样一个电商购物狂欢节给社会,特别是经济转型升级期间的中国家电带来了什么?有些问题确实需要在人们狂热之后冷静的思考一下。 问题在于放入的这条“鲶鱼”不是想象中的那条,而是一条要吃掉或者咬死其他鱼的“鲶鱼”,那么后果如何将是难以想象。当我们的制造业都陷入窘境,面临成批死亡的时候,电商们能够支撑起制造业的脊梁吗? 在912亿元的成绩背后,并不值得兴奋。因为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消费前置、消费滞后带来的结果。对于所有家电企业来说,并没有因为电商双11的引爆而解决经营压力和困境,相反带来的是大量线下家电经销商未来两个多月门店没生意。 双11购物狂欢节最大问题就在于,这场狂欢节并未做大家电市场的蛋糕,只是进行市场蛋糕的转移。将张家盘子的蛋糕抢到了马家盘子里面,对于家电产业来说这只是分销渠道的“左右手互搏”,最终透支的还是家电企业资源,带来的是家电经销商没饭可吃。 如今中国家电制造业所面临的危机,不能不说没有电商低价的影响。在家电制造业密集的广东有这样一种现象,企业员工放假归来后,发现工厂消失了,上千员工失业。仔细了解才知道,工厂老板因国内制造业成本增加,直接将所有生产线搬到越南。 在很多媒体在大肆宣扬双11怎样成功的时候,资本市场并不买账,不但没有刺激阿里股票的上涨,反倒是投资者以脚来投票。双11收官当天,阿里在美上市的股票价格,却收盘时跌了近2%.可见,资本的眼光是独到的,是没有那么好哄骗忽悠的。 具体来看双11对于家电产业和市场的发展和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这种人造购物节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集中消费造成的物流不畅,低价格打压家电制造企业,假货充斥坑骗消费者等等。如果像阿里、京东这样的主导者不尽快做出改变,很可能一个惠及百姓的购物渠道或平台或将走向歧途,最终盛极而衰。 如果说,在互联网企业创造所谓的“购物节”初期,大肆宣传一下量的增长并没有什么不好,问题是已经接近千亿了,还需要把量的增长放在那么高的地方吗?不如转移一下注意力,下一个双11不要再晒销量,而是晒一下谁家的质量好,谁家的服务好。这样不才是对消费者更负责任的行为吗? 有这样一个比喻,虽然不是很恰当,却能够说明白问题。若一个人,集中一天吃了四五天的饭,前提是前两天饿着,后面几天也不再吃饭。这样的吃饭方式既不符合人的生理,又在残害人的身心健康。 今年国庆期间中国人在日本消费达53亿人民币,几乎买光日本的马桶盖等商品。这两件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相互印证一个问题——中国家电制造业在内忧外患夹攻中每况愈下,无疑电商们无底线的价格战,正在摧毁中国制造业的根基。 一是助长人们的冲动型消费。“双11”期间虽然销售金额显示912亿,很多是人们受周围环境影响的冲动之举,冷静后即刻感到后悔的不在少数。甚至很多冲动和贪便宜下单买的货,更本就没有使用便被打入冷宫,成为崭新的垃圾。 当然“双11”集中消费弊端还不止于此,上面提到的只是突出问题而已。一时的红火根本不足以体现实力,中国企业要走向全球市场,一定要撕下低价、低端的老标签。如果把“双11”打造成低端形象,对中国企业走向世界非常不利。 现状:912亿真不值得骄傲 一些家电行业的协会领导们去欧洲考察,看到在欧洲电器卖场里,几乎看不到标有中国企业LOGO的产品。而中国却是全球家电产品生产规模的国家。虽然我们不能把这一现象归罪于电商,但是现在电商的超低价格,肯定是无助于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反倒是阻碍了企业向高端发展。相关协会领导们谈及此事时,都是忧心忡忡。 一直以来电商的最大问题就在于,过度透支价格资源,以低价抢夺线下传统家电经销商的市场份额,最终却是在阻碍中国家电制造产业的转型升级。这弄不好,将会一举摧毁电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双11作为人造购物节,在商业流通史上是一个创举,确实给打小从接触互联网的新新人类带来方便,也创造线上购物这样一个新的商流渠道,客观上还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进步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以价格低廉来吸引消费者眼球,一直以来都是电商巨头们引以为豪的亮点,也是很多家电经销商们颇为头疼的问题。按照道理,低价让利消费者,是一件好事,问题在于目前有些低价已经大幅低于成本,一方面有涉嫌违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嫌疑,另一方面低价格抑制制造业向高端转型。并且这种低价格一直受到业界,特别是制造企业的诟病。
再议双11,显然是有原因的。特别是听到有些人还在为当天熬夜抢单如今却在抱怨,也看到有些人为收到淘品与想象不符而烦恼,再联想到一些家电企业对电商扰乱价格体系的担忧,总感到有些话如鱼刺哽喉,不吐不快,索性还是写成文字比较好。 不妨从已公布数据看一下: 双11销量一直节节攀升,成为幕后发起者阿里引以自豪的佐证。2013年天猫双11销量350亿。2014年天猫双11销量571亿。2015年天猫双11全天成交达到912亿。 显然电商在中国已经遭遇了“成长的烦恼”。如果继续以低价格战,透支未来消费需求等方式来撬动市场,冲击大量家电制造产业的根基。最终让电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会就此断裂。 而集中一天消费九百多亿,不就跟这样的吃饭一个道理吗?一天的狂欢换来的是商业领域前后几个月的萧条,从国家刺激消费的整体布局上是否值得提倡?值得考虑! 问题在于,先不说912亿元是否有刷单行为,就是真的实现这一销售额,增加财富了吗?并没有!增加需求了吗?也没有!只不过是原有财富换了一种流通方式而已,换来的是人为造节前后的萧条。912亿元真的就那么重要吗?明年目标是不是1500亿元才能令人满意呢? 912亿元,是什么概念?相当于143亿美金,一天的活期存款利息就有760万元,这笔交易额能买下整个摩托罗拉公司,甚至抵得上一些小国家一年的GDP.如此巨大的金额,怎么不令人兴奋激动呢! 二是形成大量的退货造成资源浪费。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数据来印证这场电商双11的退货率有多少,但观察身边人的情况,退货的现象确实比较普遍。冷静后的退货,收到假货的退货,与预期不符的退货,物流跟不上的退货,推迟发货造成的退货,等等退货此起彼伏、屡见不鲜。 困局:双11集中消费顾此失彼 当然中国的家电制造业、零售业被“双11”搅动也并非完全是坏事,搅局者阿里、京东或许能够为厂商带来一场被动的变革,产生“鲶鱼效应”,让原本创新乏力的制造业、零售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是假冒伪劣充斥,鱼龙混杂。特别是平台型电商,只提供销售平台,监管的难度大可想而知,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温床。特别今年海淘已经把销售延展到全球后,若假冒为例横行必然破坏的是中国制造的信誉,长期以往谁还敢买中国产品? 病根:低价格侵蚀制造业基石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绿之源家电清洗与千家万户距离更亲近
- 下一篇:安徽着力完善家电产业体系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