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场信息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类综合报纸。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邮发代号21-13。个性张扬,独树一帜,信息量大,实用性强,传播面广,发行遍及全国
www.998.com 广告任务网 91pron网址 王梦溪qvod 泷泽萝拉第三部种子 怀内网 夏邑杀人案 vip265 永丰新闻 |
慈溪小家电产业:"小不点"如何以"智"取胜 市场信息网 2018-01-30 07:02:53 来源: 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评论: 核心提示:这几天,慈溪卓力电器集团的研发部门正加紧对新研发的“衣物护理中心”整套控制系统进行调试,这款集聚卓力多项智能技术的新品预计于今年3月上市,销售价将再次刷新卓力挂烫机2万元的单价纪录。 这几天,慈溪卓力电器集团的研发部门正加紧对新研发的“衣物护理中心”整套控制系统进行调试,这款集聚卓力多项智能技术的新品预计于今年3月上市,销售价将再次刷新卓力挂烫机2万元的单价纪录。 慈溪是中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家电是其支柱产业。该市现有家电整机企业近2000家,配套企业近万家,产品涉及20多个系列、上千个品种。其中,小家电作为慈溪家电产业一张重量级的“名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相关企业总数已有上千家,主要分布在周巷、观海卫、附海等镇(街道),产品涵盖衣物熨烫器具、美容美发器具、厨房小家电、取暖器具、电风扇等多个品类。 小家电闯大市场如何以“智”取胜?相关企业如何在发展思路上实现“智变”?如今,每种智能家电新产品的问世,都牵动着慈溪众多小家电制造企业的“神经”。借助物联网、传感器等新技术促进传统家电向智能型家电升级发展,已成为当地小家电制造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新趋势。 拥有多个行业“龙头”产品畅销海内外 慈溪小家电产业从为外地企业生产配套起家。上世纪80年代中期,慈溪人开始在附海、周巷等地创办注塑件企业,大多是前店后厂,规模较小。进入90年代以后,慈溪家电企业快速发展,由生产配件转向生产整机,但主要是做定牌加工,自创品牌少。90年代中后期,以“双羊”为代表的实力型企业搞认证抓质量,打品牌树形象,在附海镇涌现了一批小家电品牌。当地还成为国内外顶级家电品牌、采购商的定点生产基地。 三十多年来,慈溪小家电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生了电熨斗、取暖器等多个细分行业的全国“单打冠军”。目前,当地电熨斗年产量3000多万台,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取暖器年产量超过2500万台,占全国总产量的30%以上。据慈溪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慈溪家电总产值约占宁波家电总产值的70%,而慈溪小家电总产值又约占其家电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当地小家电产业现已形成丰富的品类与完整的配套链,相关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从全国范围来看,慈溪的小家电产业竞争优势明显,一些企业已成长为行业内的‘龙头’。以电熨斗行业为例,在2016-2017年电熨斗十大品牌排行榜中,慈溪品牌就占三个。近年来,慈溪出口电熨斗产业在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机器换人、优化生产流水线、产品智能化自主研发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据统计,去年1月至11月,当地电熨斗出口额达27.47亿元,比前年同期增长10.31%。 发展较快的还有慈溪的电风扇制造业。目前,慈溪已成为继广东之后国内又一个电风扇出口生产基地。《2017年慈溪市出口电风扇行业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慈溪出口欧盟、南美、中东的电风扇数量逐年增加。2016年,当地电风扇出口额6.93亿元,其中“慈溪造”电风扇约占韩国相关市场的三分之一份额。 慈溪也是全球取暖器的主要生产基地,业内曾有“要电风扇找广东,要取暖器找慈溪”的说法。近年来,慈溪取暖器出口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诚信意识不断增强,一批规模型企业涌现,其中年出口量超千万美元的有13家。据统计,去年前11个月,慈溪取暖器出口额达到10.4亿元,同比增长18.2%。相关企业在持续巩固欧美市场的同时,在伊拉克、澳大利亚、印度等市场也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成立于1993年的卓力电器是慈溪小家电产业发展的“亲历者”。如今,该公司已逐渐成长为全球产量最大的电熨斗制造商。“二十多年的生产研发,让卓力积累了丰富的大数据。对多款家电产品的创新,也为公司智能集聚提供了升级基础。”卓力电器集团总裁办主任俞国明表示,“在新产品开发中,卓力不断将不同的电器产品功能进行集聚,使传统家电产品实现了多功能、智能化、全方位的升级。” 瓶颈: 高端产品稀缺缺乏自主品牌 前有劲敌,后有追兵,慈溪小家电的传统产业优势,如今正受到“多面夹击”。慈溪市经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慈溪家电产值约900亿元,是顺德家电产值的1/3、是青岛家电产值的1/2。在2000家慈溪家电整机企业中,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仅10家,大多规模不足亿元。 据了解,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技术,目前慈溪部分小家电制造企业的产品科技含量、企业品牌价值不高,生产还停留在贴牌阶段。这不仅让这些企业需要看“别人脸色”过日子,在市场上也缺少“话语权”和自主定价权。 长期以来,创新短板是慈溪小家电产业的一块“心病”。当地家电圈内曾流传这样一句话,“模具工是最好的工业设计师”。这句话反映出家电业过高的创新风险。因为“山寨”之风盛行,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新产品的企业往往成了“冤大头”,而找个模具工开个模子花不了多少钱,跟风仿制的企业常常稳赚不赔。 过去,慈溪许多家电企业热衷于从国内外市场购买“爆款产品”并对其进行分解,再稍加修改,申请一个外观专利,然后进行批量制造。慈溪家电业前几年的专利数据也显示,家电产品的创新多集中在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缺少跨技术、跨产品的创新之举。 “中低端家电产能大量过剩,高端产品稀缺,是慈溪小家电产业面临的问题之一。”慈溪市经信局技术改造与进步科科长施光立坦言,“如何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产品设计研发能力,进而推陈出新打响自主品牌,是这些企业转型发展所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针对创新研发、品牌培育上的“短板”,近年来,慈溪一批小家电“龙头”企业积极培育以功能创新、用途创新、结构创新等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以更高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融入国际经济贸易竞争新格局,打造以创新为驱动力的慈溪家电发展模式。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