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兴新闻网是长兴县现有广播、电视、《长兴新闻报》、《太湖晨报》、长兴新闻网、杂志等多媒体之一,由县委宣传部主管,长兴传媒集团主办,经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公
百度宅男当崇祯5200 飘卢影院 s阿笑笑 半羽太子 qqtm2007 沈晓培 sjk800.mdb 白癜风锦东 功夫派战古蛇姬 汪致佳博客 疑香劫 董璇上官燕 西游禅侠 吴若普妻子 校园风云之三班五班 |
使用不当埋隐患 掌握知识保平安 冬季安全用气攻略 唐女士曾有过这么一次经历,“我两年前搬到这里,当时图方便,就在附近的一家店里购买煤气。谁知道,一罐煤气用了10天就没了,按照我的使用量,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之后,她才知道店里的煤气是向一家无证的煤气站购买的。
作者:本网见习记者 董佳蕾 编辑:张杰 天气日渐转冷,家家户户使用燃气的频率也开始增加。但在冬季,人们习惯将门窗封闭严实,这种做法恰好为燃气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一旦燃气泄漏,极其危险。 今年12月10日,县城管行政执法局查获了夹浦镇香山村的一处无证经营液化石油气经营点。当时,现场共发现了10多瓶罐装液化气,煤气瓶是一些过期钢瓶、报废瓶,煤气也来路不明。根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中第五十条规定,未取得瓶装燃气经营许可证从事经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燃气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及用于违法经营的设施、设备,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今年已经取缔了7、8个类似的经营点,共查出300多瓶违规煤气瓶。他们一般都低价收购一些超期瓶、报废瓶进行灌装,除了缺斤少两,还掺杂了二甲醚。”孙旭佼介绍说,不知情的老百姓购买这样的液化气,犹如购买了一颗定时炸弹,埋下了安全隐患。掌握用气知识平安度过冬天冬季,是用气的高峰期,此时,燃气事故也进入了高发期。为普及安全用气知识,今年县城管行政执法局深入和平、泗安等乡镇,采取现场实物展示等形式,进行了燃气安全公益宣传活动。 前几年,社会上专业承揽换煤气罐业务的个体户比较多,煤气来源复杂,管理起来难度也比较大。“从去年开始,我们接手管理燃气的安全使用,重点工作就是查处无证经营的煤气点,一经发现,严厉处置。”县城管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一大队副队长孙旭佼表示。 虽然那晚没有发生安全事故,但唐女士仍有些不放心,第二天一大早便去煤气公司咨询。工作人员得知以后,便来到唐女士家中检查,发现连接管的胶圈有些老化,存在安全隐患。在帮唐女士更换好新的煤气管以后,工作人员还提醒她,使用完后要记得关掉阀门,如果阀门坏了应及时更换。 “那天女儿心血来潮,做了一顿晚饭,结果忘了关掉煤气瓶的阀门,险些酿成大祸啊。还好我之前听过一场燃气安全使用的讲座,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应对措施。”一想起那晚的漏气事件,唐女士心有余悸。
燃气事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当主观危险和客观危险,其一发生或同时发生时,便酿成了事故。但不管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几乎都与思想上的麻痹有关。既有对科学使用常识的一知半解,也有对潜在危险的放松警惕,或者是购买了“黑煤气”,如此这般“大意”,怎能避免危险? 液化石油气在使用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案例也不在少数。除了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在使用过程中,也同样存在不安全因素。例如,软管使用时间过长或被动物咬噬,会导致老化、龟裂、气泡或破损。此外,不少市民在使用天然气时,没有做到及时关闭燃气阀门,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报废瓶变新瓶“黑煤气”隐患大煤气罐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使用时间过长,用户操作不当,还有一个原因是用户购买了无证经营点销售的“黑煤气”。 如果遇到燃气泄露,应立即关闭燃气阀门,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切勿开、关电器、使用电话。并及时查找漏气部位,将肥皂或洗衣粉用水调出泡沫涂抹在检漏部位,如果形成气泡,表明该部位漏气。“还有一点比较重要,冬季大家都会穿棉衣、毛衣、皮衣等,所以当家中有燃气泄露的迹象时,不可在家中脱衣,以免在脱衣过程中产生静电而引发事故。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安全用气呢?孙旭佼指出,“尽管冬季是燃气安全事故高发期,但‘小心驶得万年船’。”具体来说,就是冬季来临时,要对燃气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每日规范使用燃气设施,日常使用中提高戒备,发现隐患及早处理。 燃气安全重在“思危” 页面功能 【字体:】【】长兴金鑫燃气有限公司是我县液化气的主要经营单位,公司董事长鲍炳新提醒市民,购买液化气一定要到正规的供应站,仔细查看钢瓶的外部色标、企业品牌等标志。另外,市民如果对所购燃气有疑问,或发现“黑煤气”经营点,可拨打电话举报。
麻痹是事故防范的大敌,思维隐患有时比燃气隐患更可怕。要做到燃气事故“零发生”,需要相关部门强化安全教育,更需要市民绷紧“安全”这根弦,切实提高自身的思危意识,从源头上杜绝该类事故的发生。
燃气使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改善人们生活品质的同时,其易燃易爆的特点也在我们身边留下了隐患。冬季以后,燃气事故进入了高发期,用气安全问题再次引起了关注。煤气罐漏气险酿大祸“咦,这是什么味道,不会是煤气瓶在漏气吧?”12月16日晚上,家住泗安镇二界岭村的唐女士,正和女儿在客厅看电视,突然闻到了一股似机油又似煤气的刺鼻气味。于是,她立马起身去厨房查看,发现煤气罐阀门没有关掉。在关掉阀门以后,她迅速打开了门窗,降低室内液化石油气的浓度。 据了解,90%以上的燃气事故都是由于皮管老化、老鼠咬破及减压阀泄露造成,因此,在这几个方面,市民应多加注意。其次,切勿在使用燃具时走开,以免溢出的汤水淋熄炉火。
来源:长兴新闻网 2013年12月19日 22:32:02 【进入论坛】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助。预防燃气事故首先要做的是消除安全隐患。其中,既有燃气器具本身存在的“硬伤”,也有混装使用潜在的风险。只有把牢“补”在“亡羊”前,才能让这个“冬日杀手”远离我们。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